- A+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陈钟昊、彭子洋)7月24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这是座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人口仅三万多的小城。75岁的藏族老人扎波一大早就从十多公里外的白中村赶到县城的疾控中心。在这里,他打上了第一针新冠肺炎疫苗。
7月24日,在四川甘孜州稻城县疫苗接种点,工作人员为准备接种人员扎波(中)登记信息。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除了两个小娃娃,家里人都打了!”扎波对记者说,疫情还没结束,“打针能预防。”
截至2021年7月28日,中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6亿剂次,这其中包含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这些边远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
扎波不知道,他接种的这一剂疫苗是历时近3天、跨越了两千多公里,才来到稻城的。
7月22日下午,运送疫苗的冷链车历经40多个小时后到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疾控中心。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7月20日21时40分,19000支新冠疫苗从位于北京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冷库出发,驶向四川甘孜。芦艳会和刘思两位司机驾驶着冷链车,一路向西南方向挺进。河北、山西、陕西、四川……40多个小时里,两名司机轮换着上岗,几乎不停歇,既要保证速度,让疫苗尽早运到甘孜,还要随时监控冷链车的温度情况,保证疫苗安全。做了十多年货车司机的芦艳会心里始终警醒:疫苗和别的货物不一样。
7月22日,从北京一路驶来的疫苗冷链车经过大渡河。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从平原到山地再到高原,从阴雨到暴雨再到晴天,神经高度紧绷的疫苗运输车司机甚至顾不上吃饭。两人每三个小时轮流休息,打盹儿的时候也有马达和制冷机“轰轰”的声音作伴。
在目的地那头,同样有一群急切的人,翘首以盼。
7月23日,四川甘孜州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黄亮(右)在稻城县疾控中心与当地工作人员对接疫苗信息。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甘孜州疾控中心位于康定市情歌东路,对于疾控二科的黄亮来说,和浪漫的地名相比,他的工作更像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7月22日傍晚,芦艳会和刘思在这里顺利完成了疫苗货物的交接,黄亮立刻坐上州疾控中心的冷链车,奔赴甘孜州下辖的各个县,那些地方正等待着疫苗到来。
顺着通向西藏的318国道,翻过四千多米的折多山,跨过大渡河、雅砻江,宛若一部惊心动魄的公路电影……黄亮的确遇到了意外,出发不到两小时,道路前方因为交通事故,通向甘孜州雅江县的公路被封锁。
7月23日,运送疫苗的冷链车行驶在前往四川甘孜州偏远县乡的路上。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最近游客多、自然灾害多,事故高发,如果道路长时间不放行,疫苗就不能按时送到,耽误老百姓按时接种。”黄亮紧张起来。所幸警察快速对事故进行了处理,一个多小时后,道路恢复通行,黄亮的疫苗运输车冲到了车流的最前头。
西行一百多公里,抵达雅江县,又西行一百多公里,来到理塘县。7月23日下午,疫苗运输车终于抵达距康定城区四百多公里的稻城县。交付完疫苗后,黄亮婉拒了当地同事的晚饭邀约,匆匆离去,赶赴乡城县。
“甘孜州有15.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10万,老百姓都住得比较边远。这地方送疫苗,时间抠得紧!”过去大半年,黄亮都在忙着送疫苗,几乎每送一次,就得花上四五天,如遇上冰雪天气、塌方,耽搁的时间更久。
7月24日,在四川甘孜州稻城县疫苗接种点,当地群众排队等待接种疫苗。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疫苗来了!第二天,稻城县城和周边的不少居民不到8点就等候在县疾控中心接种点门口,有的老乡骑摩托车、电动车从七八公里外甚至更远的村庄赶来。“在这儿等两个小时了!”“打了针就不怕了!”高原上的百姓们把疫苗盼来了,费再大工夫也要完成接种。
7月24日,在四川甘孜州稻城县疫苗接种点,当地群众在接种疫苗。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量血压、问病史、签名或按指印、录入信息、注射……扎波打完疫苗后,和儿子坐在留观室里。此刻,县疾控中心的疫苗运输车正发动引擎,它装着昨天黄亮送来的那一批新冠疫苗,准备送到更边远的香格里拉镇。
稻城县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罗绒益西介绍,截至2021年7月28日,稻城县新冠疫苗接种率第一剂达目标人群的83.09%,第二剂达目标人群的52.71%。
从中国的首都到偏远地区,疫苗接力仍在继续。
- 稻城记忆
- 微信扫一扫
- 麻同拉域
- 抖音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