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 A+
所属分类:亚丁茶坊

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在人才匮乏又面临发展需要的时候,甘孜州的中专生们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高原无处不在。他们待遇低廉却从不讲条件,他们接受的是低成本的教育却担负起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如草原上的青草,像石缝里的小花,似高山顶的雪莲!他们是水,是泥,是砖,是瓦,是路,是桥!在甘孜州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可歌可泣的,为他们礼赞,无可厚非;向他们致敬,理所应当!作为甘孜州的中专生,我骄傲!

——二郎山那边

写在前面:

几个月前,我撰写了《请为甘孜藏区的中师生点赞》一文,介绍了中师生在藏区工作的一些情形。该文有些粗糙和片面——中师生仅仅是中专生群体里的一小部分,所以我今天再次作文,补充一些半个多世纪以来各行各业里中专生在康巴高原上生活、工作的情况。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建立的地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建州之初,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极度匮乏。在随后的十多年里,先后创办了师范、卫生、农牧、财贸、林技、工业、藏文等近十所中等专业学校。

这些中专学校培养的数万名毕业生倾其一生、无私奉献的成就,就是康巴高原各个领域稳定团结、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脱农皮跃龙门 农转非吃皇粮

解放之初,一穷二白。从农奴社会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藏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高原各族群众的经济状况也是捉襟见肘。

古人云:穷则思变。怎样改变贫穷的境况?读书、考学校,是家庭和学生脱贫路子之一。

当年的省、州属中专学校,执行着严格的计划经济:实行免费或少费用的专业技能技术教育,中师生还补助生活费,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

一旦考上中专,就意味着从此成了公家吃“皇粮”的人:户口农转非,丢草鞋穿皮鞋,定量供应粮食,收入稳定,福利分房……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这些好处吹糠见米,着实让家境贫寒、经济困窘的农牧民群众好生羡慕。于是那个年代里很多农村娃、牧区学生和部分家庭经济相对贫困的干部、工人子弟,尽管初中毕业才14、5岁懵懵懂懂的年纪,在家长的支持和老师的鼓舞下,大家争先恐后报考中专。(其间,也招收部分高中生、试行过推荐少数优秀青年就读中专学校)

不过,要想考上中专也不简单:政审、考试、体检,限制年龄,异地投亲靠友报考的须加分投档,中师生还要参加面试。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希望就成失望。

特殊的时代要求,特殊的招生政策,使得中学里每年都有一批学业成绩优秀的佼佼者有幸走进省、州中专学校,在经过2至4年高标准的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后被分配到康巴高原的城乡、山村、牧区、农场,成为民族地区建设发展大军中的一员。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每年的中专学校都会招收一批百里挑一、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学生,其中以就读师范、农牧、医护类的最多。他们在中专学校里得到了系统的专业训练,打下了较为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

激烈的中考竞争如在昨日、如火如荼的中专生活转眼即逝,毕业生被统一分配到康巴高原各县,翻雪山、过草原,进彝乡、住藏寨。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大家克服高原道路难行、高海拔缺氧、紫外线强烈、语言不通、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的重重困难,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渐渐听懂民族语言。在距离县、乡较远的山村、草场,到处都可见到中专生忙碌的身影,留下他们艰难前行、努力工作的足迹。

这些地方空气干燥,冬季漫长;结霜、冰冻、冰雹频繁,降雪早,大雪覆盖期长;日照长,紫外线强烈;气温低,高寒缺氧。还常常发生“六月飘雪、半年冰冻”的罕见自然现象,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

牧区里常年吃不上绿叶蔬菜,交通工具主要靠马匹,信息传播极为缓慢……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甘孜州十八个县(市、区)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尤以石渠、色达、稻城、德格、理塘等县为甚。四川省最为偏远县之一的与青海和西藏接壤的石渠县,距离省会城市上千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超过四千米;德格县境内的雀儿山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理塘县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城”……

然而坚持多年的努力后,康巴高原上教育、卫生、畜牧业、农业、林业、银行、商业、建筑等诸多行业的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渐渐取得了一定成绩。

大批中专生在基层捶打、锻炼后更加成熟,有的脱颖而出走上了管理岗位,干出了一番了不起的业绩;有的发挥学习能力强的优势,通过自考、函授、培训、进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术能力,逐渐成为当地行业、系统的骨干分子和技术带头人,引领年轻人共同成长。

周碧华先生说,成千上万的中师生是中国腾飞的“垫脚石”,那么康巴高原上大量的中专生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稳步前进的铺路石。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高原上无数中专生踩着时代的节奏,合着祖国前进的步伐一路前行: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忍受了改革开放的阵痛,见证了康巴高原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偏远的山村乡寨里,中专生们随乡入俗,渐渐融入高原生活:藏汉通婚、汉彝联姻,既演绎动人爱情故事,也有爱恨悲喜情愫。

在物质极度匮乏时期,有的在周末假日里邀约村民上山打猎、下河捕鱼,房前种菜、屋后养猪,自给自足、顽强生存;有的调进县城,改行择业,再创功业;有的因照顾老人,解决夫妻异地分居,内调平原。

一干就是十多二十年的中专生大有人在,不少人直到退休才辞别还家。让人感叹的是,“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老一辈中专生,多年后为生计所迫再送儿女读中专!父女是校友、母子同单位,兄弟姐妹均在高原不同县、或同县不同乡镇的情形,不胜枚举。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其中,甘孜州相对考生较多的泸定、康定、丹巴等县,各族子女就读中专、分配到高原工作的人数众多。

工作多年后,有人从政、经商,有为有位、立功受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门庭光耀;有人辛苦几十年,名不见经传,碌碌无为,终为他人做嫁衣;

有人进入商业企业、民营公司,遭遇企业改制、股权变更,买断工龄,另谋出路,再次择业,尝尽世间悲苦;

有人在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之地,罹患疾病或遭遇灾祸事故,或落下病根,辗转各地寻医问药;或长眠于斯,魂游他乡,令人唏嘘不已……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专生在高原工作不久,惊讶地发现当年不少学习成绩不很拔尖的同学先后进入高等院校,从热门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省城、州府、县里,环境好、待遇高,惹人羡慕;

而初始学历是中专的弊端逐渐显现,在职称评聘、职务提拔、工资晋级、分房福利等方面吃了不少哑巴亏;很多常年在藏区山村工作,山高路遥,老人就医不便,子女求学、就业、成家等等处于劣势的问题接踵而至……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中专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国家招生制度的重大变革,高校扩招,改革办学层次,各级中等专业学校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甘孜州近十所中专学校中,如今只剩下两所——建校于1958年的四川甘孜卫生学校和1981年的四川省藏文学校。其他当年热闹非凡的几所中专校园,如今早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回首过去,几代中专人大多都为了“端稳一碗饭,泥腿子上岸”,义无反顾地选择弃高考、读中专。曾是天之骄子,却怀揣梦想、血气方刚,劳累奔波地走过了一段平凡而清贫的道路。

他们不为曾经撑起康巴高原基础事业的半边天而居功自傲,不为身处生命禁区遭受身心伤害而苦恼懊悔,不为当初不涉世事的选择而矫情伤怀,以一颗平常心善待自己,活在当下。

有的享受高原上颇具人性化的退休政策(海拔越高退休越早),下得高山,来到平原,买房置地,安居乐业。

在成都川西平原美丽的居民小区中,有康巴高原各行业退休中专生老人们的休闲身影;在跑马山下和宜居之都、康养泸定的数个大小广场里,有中专生朋友悠闲的舞姿;在无数家庭里,有中专生老年人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笑声。

向康巴高原上的中专生致敬

当然,还有大量继续奋斗在康巴高原上的乡镇村落里,为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绵薄之力的年轻一代中专生!他们将传承父辈们的优良品质,续写人生新篇章!

人生易老,岁月难留;人生不易,弥足珍贵。

朋友,请为过去、今天、未来战斗在康巴高原上各行各业的中专生们鼓掌、喝彩!向曾经做出了和正在创造工作奇迹的甘孜藏区老、中、青年中专生们致敬!

  • 稻城记忆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麻同拉域
  • 抖音扫一扫
  • weinxin
白玉老鼠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