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镇(བཅིངས་འགྲོལ་གྲོང་རྡལ།),系藏语音译,解放之意。属县政府驻地乡镇,历来是稻坝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金珠镇原为解放乡,1992年撤乡并镇,设金珠镇。旧社会的金珠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养殖业,但由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种植业收成并不可观。后随时代发展,群众谋生的门路也逐渐多了起来,现从事裁缝、经营酒店和做其他生意成了金珠人致富的主要渠道,人们日子红红火火,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可回首金珠来时走的路,每一步都很艰难。
民间故事
扎冲寻友记(扎冲、茹布、子洛、皮洛村名由来传说)
相传,多年以前,金珠镇地区方圆几十里内只有一个村子,叫作扎冲村。扎冲村藏语意思是“山岩之村”,因其位于山岩之上而得名。
孤独的村落,孤独的村民们,在苍茫的高原孤单的生活,人们愈发感到无助与寂寞。日复一日,“扎冲”在心底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不管艰难险阻,一定要找寻能够陪伴自己共度日月年轮的好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扎冲”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伙伴,就是现在金珠镇的茹布村(“茹布”藏语意思是朋友、伙伴儿,因此得名),“茹布”是“扎冲”的第一个好友,二人相谈甚欢,很是投缘。可“扎冲”觉得只有一个朋友还是不够,想找更多的朋友,于是又开始跋涉,继续寻找朋友。这次他找到了子洛村(“子洛”藏语意思是玩伴,也是伙伴儿,因此得名子洛村)。“子洛”是“扎冲”非常喜爱的玩伴儿,二人因豪爽奔放的性格成为莫逆之交。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欢乐的时光并不长久,喜爱热闹的“扎冲”还是觉得孤单。于是暂别“子洛”继续踏上了寻友的征程,终于在跨越一条河流时,发现了对岸的皮洛村(“皮洛”藏语意为益友,是能够带来帮助的伙伴儿,得名皮洛村)。“皮洛”可就有意思了,他是一个集聚智慧的“人”,“扎冲”在见到皮洛第一眼时便觉得此“人”日后定能帮助自己。他目光深邃,眼神真诚,顷刻间让扎冲折服,毫不犹豫地与皮洛成为互帮互助的挚友。
此后,附近的村落越来越多,各村之间互帮互助,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而皮洛村也正如他名字的寓意一般,成为金珠镇、稻城县甚至是整个世界考古界的“益友”,他用震惊世人的奇迹唤醒了青藏高原上沉睡十多万年的精良阿舍利石器,他让世人重新认识了稻城,向全世界展示了先人的智慧,让世人重新关注稻城这片神秘的热土,给稻城带来无尽的希望和帮助,皮洛无疑是我们最好的“益友”。
旱獭七口之家的故事
相传,草坝上生活着旱獭一家七口,旱獭可是挖坑高手,以挖食人参果为生,并储存于地下,以备冬季食用。可草坝上常有大象出没,他们埋在地下的人参果常被大象挖到并吃掉。
旱獭一家气愤不已,旱獭女主人说:“大象太过分了,总是抢我们的食物,我们应该想个办法除掉它。”可大象太大了,以他们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撼动大象分毫,旱獭父亲说:“我有办法,我们趁大象熟睡时,在它背面挖一个大坑,挖好后我悄悄进入大象鼻腔,进入胸腔后咬它心脏,不信除不掉它。”傍晚时分,旱獭确定大象熟睡,且一家人经过几天不眠不休的努力,终于挖好了大坑。旱獭之父按计划咬住了大象心脏,大象被剧痛惊醒,疼痛难忍开始打滚,结果掉进了准备好的深坑中,过了一会儿便没了动静,大象死了,旱獭七口之家也被大象全部压死了。
这时七人组成的狩猎小队刚好经过此处,恰巧发现大象的尸体,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被他们遇上,十分高兴。七人开始商量,由三人回去取糌粑等口粮,四人留下解剖大象并烧火煮肉。取粮的三人在返回路上起了私心,决定在另外四人的糌粑口袋中投毒,这样就可以三个人分大象了。刚好,解剖大象的四人也想到了这招,在下山三人的肉汤里投毒,等待着他们回来。等七人团坐,各怀鬼胎吃完大象肉和糌粑后不久,七人全部被毒死。
紧接着不久,第二个发现大象尸体的是只狐狸,狐狸不劳而获,欣喜不已。但贪心的它舍不得先吃大象肉,它觉得慢慢地从筋开始吃,这块肉够它吃大半辈子了。于是狐狸开始啃咬大象腿上的筋,不料,本来弯曲的尸体因筋被咬断,突然快速伸展,将狐狸弹到远处砸死了。
这个故事,在涉藏地区其他地方应该也有流传,其中细节描述不一。它告诉我们许多处世哲学:旱獭七口之家的丧生,告诉我们凡事需要量力而行,我们在窃喜能战胜重大困难的同时,有时也可能是在自掘坟墓;大象之死告诉我们,即使身居高位,即使是强者,也不可太横行霸道,否则物极必反,有时也会被弱小无助的敌人打败;七位猎人之死告诉我们,若有利益往来,不可谁人都信,否则,就算是生死之交的兄弟也可能反目成仇,自相残杀;而狐狸之死显而易见,告诉我们贪心不足,终将毁于贪心。
(县城河变湖工程)
- 稻城记忆
- 微信扫一扫
-
- 麻同拉域
- 抖音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