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故事集》之桑堆故事

白玉老鼠 2025年4月15日20:08:43
评论
336 views

桑堆镇(སུམ་འདུས་གྲོང་རྡལ།),系藏语音译,意为三沟聚集, 因地处三沟汇集的坝上而得名。桑堆处在乡城、稻城、理塘三县交通要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地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影响,因此其口音与理塘和乡城等地方言相似。

《稻城故事集》之桑堆故事

(海子山)

山清水秀大美桑堆

桑堆镇位于理塘和稻城之间的海子山南面,地势开阔,群山逶迤,草场丰茂,自然风光优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高海拔植被令它迷人,在起伏的山峦间散落着村落、牧人、牛羊,田园风光,让人愈发留恋。

《稻城故事集》之桑堆故事

(红草地)

桑堆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山水景观,且各具特色、各有传说。如位于桑堆镇以北的长条形的深蓝色“初恩措”以及圆形“措根”等湖泊,周围草坝鸟语花香,湖水微波荡漾,好一幅高原美 景图。措根深蓝的湖水,常是一片湖天一色的景象,高山黄鱼嬉戏水中,生机勃勃,美不胜收。相传此湖凶不可犯,需安静观赏,高声喧哗会扰乱美景,乌云密布或下起雨来,安心观赏还可见海市蜃楼。除湖泊美景,桑堆群山环绕,如“绿袍绿马”的化身嘎冲神山,有自然形成“万字经书”的“勒木山”等山峰沉稳厚重,一年四季能以不同的色彩风光展示山的美丽。山水以外,“红草地”也是一处奇景,红草地的风采会在秋季展现,一团团、一簇簇红草在半个足球场大的水潭中铺展开来,其间还有一些散落无序的石块将它点缀,让来到此地的风景爱好者惊喜万分。桑堆的迷人之处不尽于此。

知音沟(磨坊沟)

磨坊沟又叫知音沟,位于桑堆镇以北,此地地势宽阔,初入沟口略窄,往里越发开阔平坦,是桑堆村历来的放牧佳地。这条沟就像一位母亲,养育了桑堆世世代代的牧民,于桑堆人民而言,“她”同生命般珍贵。沟内有一处草坝,名唤“苏西坝”,这里地势平坦,两侧山坡上盛产松茸、黄芪。为妥善安置桑堆地区牧民群众,当年,我县积极响应省委“牧民定居”部署,在“苏西坝”设牧民定居点,牧民群众居无定所的日子彻底画上了句号。往北继续前行约两公里,有一处名唤“修吾谷”的草坝,因此地牧草丰茂,是牛羊马儿喜爱的欢乐之地,故又名“欢乐坝”。这里是桑堆地区的秋冬牧场,盛产虫草、贝母、黄芪等名贵药材。

磨坊沟每值夏秋季节,鲜花盛开、牧草青青,风景秀美,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景。人们会在农闲时节,在磨坊沟内搭建帐篷(耍坝子),载歌载舞,乐哉喜哉。磨坊沟内每值盛夏,除了漫山遍野的鲜花令人神往,还有遍地的白蘑菇,是人们烧烤、熬汤的必备佳肴,当地的干部群众得空时都会前去采摘白蘑菇,定要等到盆满钵满才舍得离去。磨坊沟内物产丰富,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连同磨坊河内盛产的高山黄鱼和羌河鱼(可治胃病)都是不可多得的珍稀动物。蜿蜒的“桑邓公路”贯穿其间,交通极为便利。美丽富饶的磨坊沟正在用它自己的方式回馈着这片土地,时刻敞开大门欢迎四方宾朋。

《稻城故事集》之桑堆故事

哈托山(鹿岩图腾)故事

(稻城桑堆神秘的岩画)

哈托”意为“猎鹿之崖”,相传在很久以前这座山间有很多野鹿栖息,猎人们看到这一场景,大开杀戒。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原始的狩猎方式:猎人在哈托山的悬崖上撒满盐,引来鹿群争相舔舐,鹿群为此挤在崖边,无暇顾忌,一不小心便坠落悬崖。猎人们只需要在悬崖下等待,坐享其成。随着被猎杀的野鹿越来越多,悬崖下野鹿残骸随处可见,地面无人清理,被鹿血染红。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第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途经此地,看见这般场景,甚是难过。他诵念真经为野鹿超度,为了阻止猎人无休止的猎杀,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噶玛巴·都松钦巴用自己的鼻血在悬崖岩石上画了两只鹿,自此,桑堆的野生动物再未遭到猎人的大肆猎杀。噶玛巴·都松钦巴用他的慈悲心感化了猎人,也救助了动物。现如今岩石上还清晰可见鲜红的两只栩栩如生的小鹿,无论日晒雨淋,图案从未消失。现如今,鹿岩图腾作为一处旅游景观被继续悉心保护着,图腾周围经幡飘扬,传递着人们的感恩之情。

  • 稻城记忆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麻同拉域
  • 抖音扫一扫
  • weinxin
白玉老鼠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15日20:08:4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513337.com/story/folk-culture/253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